录像里的胜负手NBA比赛录像,向来是教练们研究战术的利器。教练们盯着屏幕,眼睛一眨不眨,仿佛要从那方寸之间榨出些胜负的玄机来。球员们也看,不过多是看自己的表现,或是看对手的
录像里的胜负手
NBA比赛录像,向来是教练们研究战术的利器。教练们盯着屏幕,眼睛一眨不眨,仿佛要从那方寸之间榨出些胜负的玄机来。球员们也看,不过多是看自己的表现,或是看对手的破绽。
录像里的胜负手,往往藏在细节中。某次进攻的跑位,某次防守的轮转,某次抢篮板的卡位,都可能在慢镜头回放中原形毕露。教练们拿着遥控器,暂停、回放、快进,像解剖尸体般将比赛肢解得支离破碎。球员们则坐在椅子上,有的认真记笔记,有的打着哈欠,显出几分不耐烦的神色。
我曾见过一位教练,在更衣室里反复播放一段录像。那是对方后卫突破的镜头,我们的防守球员像木桩般被过掉。"看这里!"教练用激光笔指着屏幕,"他的重心在左脚,你们应该逼他走右路!"球员们点头称是,但眼神飘忽,显然心思早已飞到了别处。
录像终究是死的,人才是活的。再精妙的战术分析,也需要球员在场上执行。有时候,胜负就在一念之间,录像里看得再清楚,到了场上也未必管用。篮球场上的事,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较量,录像不过是事后的注解罢了。